近年来,美本对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申请者是否拥有一份高含金量的课外活动履历,正在对录取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对于想要申请TOP美本的留学er来说,Common App中能填写的课外活动超过了900种!选择填哪些课外活动,无疑需要深思熟虑。
大学是如何看待申请者的课外活动的?如何找到高含金量、适合自己的活动?下面就跟着小助手来了解吧!
大学如何看待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大致可以分为4个等级:
等级一
能够显示出非凡成就或领导力的高含金量活动,包括国际赛事奖项、以及其他荣誉成就;
等级二
比等级一的含金量略低,但参加这些活动本身依然象征着不错的荣誉成就和个人领导力,其中包括创建/领导一个组织、荣获地区赛事奖项,或在体育/音乐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
等级三
重在突出学生的个人兴趣,包括策划大型社团活动、担任组织的次要领导职务,以及较小的运动/音乐方面成就。
等级四
招生官在阅读申请材料时最常见的活动,包括社团/体育/音乐等活动的参与者、一般的志愿者服务。
课外活动要有主线
去年有一位申请者,GPA4.0,全美AP学者奖,北美高中QuizBowl冠军队主力、学习钢琴11年、10岁时出版两本小说、上过当地报纸、拥有超过300小时的公益活动经历、跆拳道黑带。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涉猎广泛的学霸, 在申请美国Top20大学时全部被拒,一度震惊留学圈。明明是一位全面发展的学霸,为什么她收到的全是拒信?问题就出在活动上。
课外活动贵在质量,一个高含金量的项目足以秒杀一堆水简历的活动。她的活动非常丰富,但正因为涉及的领域太多,招生官反而无法从中找到亮点,缺乏一条突出的主线。
探索一到两个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坚持并深入钻研,这比起“各方面都优秀得很平均”要更有竞争力。
用科研助力梦校翠鹿
美本申请者总共可以在Common APP里填10项课外活动,填写8-10项都是可以的。数量看起来很多,但分摊到每一年,几项活动足矣。
课外活动是申请者展示自我的绝佳契机,应该重点体现自己对该领域的热情、奉献精神和进步上。高中生的学业任务繁重,怎样让每一项课外活动对申请的价值最大化?做科研是个不错的选择。
科研项目无法在短时间内速成,国际科研赛事也并非拍脑袋就能参加,能在科研赛场大放异彩的学生,多半都是知名学府优先考虑的人选。
有方 C同学
斩获哥大/宾大/布朗/达特茅斯等12所院校的Offer,其中包括4所藤校
科研活动履历:
· 丘奖计算机优胜奖
· ISEF州赛top6,asa专项
· ISEF finalist
· STS semifinal scholar
有方 L同学
斩获MIT/哥大/康奈尔/波士顿大学等11所大学Offers,包括UC系三所,录取MIT CS专业
科研活动履历:
· 斩获ISEF奖项4枚
· STS Top 300 scholar
· USACO铂金组
这两位斩获佳绩的有方学子都参加过ISEF,我们也可以发现TOP美本对高含金量国际赛事的青睐程度。ISEF的参赛经历无疑能助力学生从申请大军中脱颖而出,是美本留学er的不二之选!
作为专注科研赛事和科创能力培养的专业团队,有方在近两年内培养了15位ISEF的全球总决赛的入围者,并助力他们斩获哈佛、MIT、斯坦福、普林斯顿等知名学府的Offer!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
1
ISEF介绍
ISEF由再生元制药公司冠名赞助,是全球重量级青少年科研科创赛事。涵盖包括物理、化学、计算机、工程、社会科学、生物学等21个细分学科。
每年会有1,800余位学生在地区附属赛事中脱颖而出,获得通往ISEF总决赛的门票,争夺高额赛事奖金和科研荣誉奖项。
2
参赛路径
单人或不超过3人组队,学生需要在各地的ISEF附属赛事中取得亮眼表演,才有资格获得决赛的入场券,与来自全球的优秀同龄人角逐奖项。不同地区的学生参赛方式不同:
美高学生
在晋级ISEF决赛之前,学生需要先参加自己所在州的附属赛。
ISEF 全球总决赛的时间一般在每年五月份,美国不同州的附属赛事时间则各不相同,早的在前一年秋季开始,晚的在当年春季开始,一般建议的准备起始时间为美高10年级的9-10月。
国内学生
大部分中国学生想要晋级ISEF决赛,都需要通过中国科协的考验,也就是ISEF的中国附属赛:
- 青少年科创赛
- 明天小小科学家
- 英才计划
其中,与ISEF决赛较为相似的就是青少年科创赛。学生在附属赛事中获得的奖项同样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ISEF预选赛介绍
内地预选赛👇
内地 外籍人士子女学校👇
香港预选赛👇
加拿大预选赛👇
3
ISEF获奖学生录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