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开始在全球各地蔓延开始,欧美国家的留学申请总人数一直都是下降趋势。但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在22/23学年申请中,美国的留学人数已出现大幅反弹。
与此同时,竞争也愈发激烈,就算不少学子自认准备充分,却还是收到了各式各样的拒信。那么这些学校到底青睐什么样的人才呢?
就让我们通过下面这封拒信来了解些TOP美本的“好球区”!
哈佛大学拒信里清楚写到:大多数候选人都展示了强烈的个人特质和课外证书,可你并没有体现。
(哈佛拒信)
那么我们要如何体现自身的个人特质?什么样的个人特质才是这些学校真正希望看见的呢?
2021-22申请季Ivy Day,宾大公布的申请数据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
“Fall 2022入学的本科生中有近1/3的学生,在高中期间拥有随顶尖教授和学者做科研并发表论文的经历,其中还有部分学生已经突破当前的学术界限,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
通过这些不难看出,“科研”绝对是提高竞争力、使自身脱颖而出的一大妙招。当然,还是会有不少家长有各种疑问,科研经历对申请国外大学真的有帮助吗?下面就让这方面的行家有方来为我们解答些常见问题吧!
科研经历真的能够在美本申请中有效提升背景吗?
科研的核心是“科学研究”,强调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加深理解,重视在现实场景中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拥有科研经历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下的个人特质标签:
随着留学趋势的大火,标化成绩出众的选手层出不穷,参与活动和老师推荐信都在趋于同质化。
即使拥有完美的标化成绩,也不一定能让招生官为你留灯转身。如何让自己更加具备美本寻找的竞争优势是每位中国申请者必须要攻克的难题。而科研经历就是最能体现学术能力的一条赛道。
斯坦福招生官:“对某个领域有浓厚的热情,并已经在这个领域里有一定建树的学生会在被列在录取名单的首要位置。”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进入哈佛前,在美国某个计算机实验室编出来了各种软件,实验室负责人因此给了他推荐信,这个经历给他的哈佛申请画上了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一笔。
所以说,能在高中阶段参与大学甚至更高层次才能研究的实验项目,无疑极大程度地证明了学生对该专业和领域的深度探索。
做一个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将科研经历写进文书,并让招生官你到你的科研论文或成果报告,都必定会成为让招生官眼前一亮的活动经历。
中国高中生与美国高中生的主要差别之一是实操能力,有一定含金量的科研实习可以作为很好的弥补,体现出你的实践能力和对所申请专业的研究深度。
“零背提”也能通过科研获得Offer吗?
此时,也有不少家长抱有疑问:如果我们的孩子在此之前没有过其他背景提升的经历,光靠科研能成功吗?
接下来,小师姐就来分享一个“零背提”学生的案例!
有方L同学
· 参与项目:有方科研项目定制课题
· 科研成果:ISEF 4枚奖项;STS Top 300;USACO铂金组
· 录取情况:麻省理工学院(MIT)录取
经历了一次转学,我在生活与学业都没有步入正轨的时候,遇到了有方。对于迷茫期的我而言,有方老师给了我清晰的科研规划,坚定了我走这条路的决心。
在经历了面试后,导师基于创新性与可行性给我设计了课题,主要内容是通过人工智能检测互动者是否患有脑功能退化疾病。
它与美国科研强调实用性的主题一致,在众多参赛作品中更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在我看来科研项目的引路人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导师在其科研领域的层次,决定了项目的深度与高度。
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规划一条长线的研究之路,是有方不变的初心。为此我们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科研项目培养流程,可以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
综合规划
结合学生的兴趣与学科优势,针对未来目标专业对学生进行整体规划,推荐合适的科研方向,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
课题设计
在正式确定课题之前,学生需要和导师进行线上面试。面试后,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兴趣方向链接最前沿的科研方法来设计课题。
科研必修
对于大部分学生,我们都会建议参加科研能力课程,形式为线上录播课+直播答疑。授课内容是课题研究内所要求额学科知识和技能。
科研教学
由课题导师为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科研直播,一般是每周一次,每次1-2小时课程,可根据学生时间安排进行调整。
课程督导
每位学生会有专人课程督导:定制学习计划表;课程进度、作业情况、论文写作、论文发表与提交;师生沟通、协调与反馈;协助课后答疑。
参赛辅导
全程参赛指导,包含比赛报名指导,展示材料指导,模拟答辩指导等。对学生的写作、口语、阅读以及公共演讲等综合素质能力同步进行提升。
如果你也想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科研的道路上闯出属于自己的成绩,就赶快扫码联系小师姐,开启自己的科研之旅吧!
添加小师姐,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