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克大学电子计算机工程博后研究员,普渡大学机器人学(信息工程排名全美第四)博士;
- 研究领域为机器人控制,多机协同,面向自动驾驶的联合感知等;
- 发表四篇一区期刊,十余篇国际顶级会议,学术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
对于机器人这一大热方向,O导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究竟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研究机器人?机器人相关课题在科研赛事中又有什么样的优势?对机械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有兴趣的同学赶紧来一起学习吧~记得收藏文章哦!
当时我们学校组织了一些面向大一新生的学术报告会,我们可以自由报名感兴趣的场次、了解该方向的前沿知识,我选择的是一场关于机器人的报告会。在现场,我听到了德高望重的老院士介绍他们课题组历年以来做过的所有机器人,深深地吸引了我,也越发坚定自己深耕机械工程专业的信念。
在读研期间,我发现国内的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比较领先,但关于如何统筹多个机器人高效完成一项任务,当时国内并没有相关研究。我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于是前往杜克大学进行机器人协作研究。
国外把较为前沿的纳米工程、偏理论的机械控制、以及生物材料、化学材料、空气/流体力学等方向也归入了机械工程,使得学科构成变得更为庞大,让我得以接触更多优秀的教授和研究员。
从研究内容来说,国内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执行力,能够把一个想法很好的落地;国外比较善于提出问题、开创新的研究方向,从而引领研究潮流。
通过前人积累的大量研究经验,大家对什么样的机器人适合什么工作已经达成一定共识。当你需要处理某个任务时,你对机器人结构、大小等这些有心理预期的,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成品,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这是现在机器人研究的核心。
机器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研究领域,需要每个自然学科/工程学科贡献最核心的知识点,是各学科的“集大成者”,它的跨学科特性也正是其“年轻”的体现。
对于有研究热情的学生,我会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给学生灌输相应的学科知识和学习体系,引领他们进入机器人研究领域。我是一个比较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在本科阶段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后,所有努力都是在为达成目标在铺路。所以我希望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以及为之奋斗和钻研的热情,我会作为联结梦想与现实的“引路人”,带着TA们一起去实现。
如果用做菜类比科研,首先你得学会洗菜切菜、开火热油,这是做菜的基础技能,带入到科研就是锻炼综合能力,阅读、信息检索等,以及掌握工具学科的原理,最初做不了深入的分析是很正常的。就像在搭建一个机器人前,你得知道每个零件如何设计、用什么软件设计、设计软件怎么用等知识。在打好基础后,学生可以根据研究主体进行针对性学习,对一个目标深入度挖掘。
要做出一个好的科研需要大量积累,储备的知识越多、能想到的程度就越深、研究也会更扎实,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免不了会碰到困难。
我在读博期间认识了几位研究儿童抑郁症的心理学教授,他们想做一个能够提供治疗手段的机器人,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跨学科研究。
还有“自动驾驶+机器人”,利用机器人视觉让汽车“看”路;“生物+机器人”可以结合近期由工程学主导的生物学发现实例,选择单腿或多腿机器人作为研究对象,制作仿生腿运动机器人,这也是我擅长的领域之一。
O导师在采访中提到了“生物+机器人”的研究领域,目前有方的课题库也有O导师带教的相关课题。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扫码添加小师姐咨询课题详情哦!
添加小师姐,了解课题
现有的机器人产品不一定能代表学界前沿的研究成果,市场有滞后性,而我们做的是既前沿、又可以投入大规模商用的机器人。根据研究方向和具体用途,做出来的机器人大小也各不相同,可以是大到需要在研究所才能完成的机器人、也可以是只需一台家用3D打印机就能做出来的小机器人。
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碰到了困难,我们会进行一场会谈,分析研究的进展,找到问题出在哪里,梳理解决思路,一步步化解困难。这样的思维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有方说
学术老师还会定期观看课程录播、进行学术评审,确认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吸收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家长,避免出现学不懂、不敢问、跟不上等情况。
做科研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无论是上网检索、询问老师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钻研,这都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会得到训练,对于做研究的流程也会更加熟悉。
就像导师在采访中说的一样,一段适合自己申请方向的科研经历在申请材料中是很出彩的。如果你也想通过科研提升自己的学术背景,可以添加小师姐了解更多课题的详情哦!
添加小师姐,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