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中国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效果如何?——以上海市为例 空气质量恶化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12年约有超过六百万人因空气污染而导致过早死亡。多年来,空气质量的测量和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58年,WHO发表第一份有关空气污染的报告。1972年,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首次作为空气污染物被列入世卫组织报告中。1987年第一版世卫组织空气质量指南中首次提出了关于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的建议。为了治理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中国政府自2013年9月起实施了两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和《清洁空气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两个计划,包括多项法规,被宣布为两场针对空气污染的“战争”,依靠中国政府的严格和广泛处理。在中央政府发布的这两轮行动的指导下,各省市根据其特定的空气质量情况、气象状况和经济发展,制定了各自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上海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进展,上海市人口、机动车数量和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加,这些改变有可能加大污染物的排放和积累,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本课题将上海市作为研究对象,评估2014年至2019年中国两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过程中对上海市空气污染物(PM2.5、水溶性无机离子、碳质组分)的影响,整治行动主要涵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和《清洁空气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所获结果评估了中国大气污染控制政策的效力,能够为后续为大气污染控制政策提供了更详细和深入的基础数据。
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上海市2013-2022年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组分(SO42-、NO3-、NH4+、有机物以及黑碳)的浓度变化,分析中国两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对其浓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两轮疫情(2020年和2022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其次,基于PMF模型对大气PM2.5中各成分来源进行溯源,明确机动车源、燃煤源和石油源等来源的具体贡献,以期为上海市环境健康管理及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学科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科研导师
Z. S
-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硕士;
- 主要研究方向有: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生态毒理学、健康风险评价;
- 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科研成果
成果一:在英文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
有方学者项目能够为学员在正规的英文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正规的学术期刊均要求由独立审稿人决定论文的录用与否。因此,论文的成功发表标志着这篇文章已达到学界公认的学术标准。有方学者最优秀的学生,不但可以冲击EI、SCI等高级别期刊,而且有机会参与全球顶级的学术会议。
成果二:第一作者身份
有方学者项目坚持帮助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在申请过程中,招生官最看重的是学生在科研项目中的参与程度,而第一作者顺位恰恰是这一点的最佳证明。近年来,有大量的中国学生在教授署名的论文中挂名,这使得第一作者身份的含金量更为突出。
成果三:独一无二的课题
有方学者项目的导师会为每个学生提供独一无二的课题,连接最前沿的科研方法和学生感兴趣的学术方向,每个学生的研究内容具有差异性。
成果四:顶尖院校导师的推荐信
有方学者项目将为学生提供项目导师撰写的推荐信。导师作为推荐人,来自于美国顶尖学府的科研团队,影响着推荐信的可信度;而导师所提供的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描述能更好展现学生的过人之处,从而大大提高了推荐信的价值。
成果五:高效备战具有高影响力、高含金量的科研竞赛
学生可以直接使用有方学者项目的成果论文冲击多项全球顶级的科研赛事,其中包括:被誉为“中国青年的诺贝尔奖”的丘成桐科学奖、ISEF 国际科学与工程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
了解更多详情
请扫描二维码
关注「有方背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