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个月,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近期终于公示了本年度的终审获奖项目
本届大赛自2024年1月1日起开始申报,至1月20日截止,共收到全市参赛师生和单位提交的15,791份申报材料,总申报数比上年增长11.2%。
其中成果类获奖率从31届的73.27%下降到39.99%,终评入围率仅为5.87%。可见青创赛目前“难度增加、质量提高、含金量提高”的发展趋势。
从一等奖来看,初步能看出工程、社科、计算机仍然是人数前三甲学科。工程单学科就占到一等奖人数40%。
本期福利
青科赛创新成果
扫码添加小师姐
回复“青科赛”领取
青科赛为对STEM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和提升自我的机会,同时也是国内学生晋级ISEF全球总决赛的重要途径!而在ISEF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获得藤校录取的可能性则会大大提高。
对于想走青科赛→ISEF的同学来说,目前最近的是2025 ISEF,从青科赛晋级到ISEF的时间线如下👇
在2023年10月-12月参加各区级选拔,
在2024年3月中下旬参加市级青科赛,
优胜者将在2024年8月参加第38届全国青科赛,
表现优异的获奖者将在2024年12月被推送到冬令营,由此选拔出2025 ISEF中国队成员。
那么今年的上海青科赛有哪些作品引起了各大新闻媒体的着重关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新中闪耀责任
“我们这个项目能让视障人士更真切地‘看’画”,来自大境初级中学的杨咏文向记者介绍道,盲文可以让视障人士通过触摸认知文字,却没办法呈现画面的明暗效果,让视障人士欣赏画始终是个难题。为此她和小伙伴提出了“海伦相册”方案。
参赛选手介绍“海伦相册”
他们利用若干乒乓球组合成可以升降的大行程触点阵列,通过摄像头实时拍摄联动,并结合语音播报,将画面立体呈现出来,让视障者能通过触摸就能清晰感知形状特征、快速把握图片内容。“我们还有更高的展望,下一步想做阵列间距更小、触摸手感更细腻的沙盘式画册,通过微电流触摸式穿戴设备,让使用者有真实的感受。”
源自生活的最接地气
扫地机器人为我们打扫房间解放双手做出巨大贡献,但在现实使用中,“滚轮缠绕头发”的问题一直没有改善,对此学生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会自己“跑路”的路障
“我将丝杆模组、步进电机,传感器和树莓派集成刀片切割结构,将它设置在扫地机器人的基站底部。这样就能通过和机器人的通讯,实现自动切割毛发的动作,机器人外出工作时,刀片隐藏在底部也不会割伤手。”这巧妙的设计获得了围观评委的称赞,将装置设置在基站而不是扫地机器人本体,降低改装难度,同时还提高结构的兼容性,节省成本,市场应用概率非常高。
诸如此类脑洞大开的创意点子展现了青少年无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成就“大”创新。
无论是想在全国赛场上斩获奖项,还是冲击更高难度的ISEF,趁早规划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了解青科赛和ISEF,那就扫码添加小师姐获取详情吧!添加好友请务必备注【年级+就读地区】哦~